《通天之路李白》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通天之路李白》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天之路李白》讀后感1
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是一本感動人心的故事,講了: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葵花小時候媽媽病死了,她只好跟著爸爸,因為他的爸爸、媽媽都是孤兒,所以沒有以一個親戚,他爸爸要去干活,小女孩葵花只好天天在家等的爸爸會家。
時間就這么慢慢過去了,葵花的爸爸在一天下午,掉進河里淹死了,葵花哭的都生病了,村長只好打聽那家人愿意領養(yǎng)葵花,青銅從此和葵花成了兄妹關系,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他都會站在葵花這邊。
但是不久,葵花的奶奶生病了,家里湊不出錢給奶奶看病,葵花傷心極了,她只有在家吃飯,一分錢都掙不了,他聽別人說,在江南撿銀杏能賣不少錢呢,于是葵花就撿杏掙錢,可還是遲了。
葵花十二歲那年,城里來了兩個人,說是要將葵花帶到城里去,大家都舍不得,就這樣,青銅和葵花分開了,但是他們在的地方不同,心都是一樣的。
這讓我懂得家人之間的親情是永遠不會失去。
《通天之路李白》讀后感2
道教的李白和世俗的李白!
合上最后一頁,忽然有點難過,明白了書名“通天之路”中的悲情意味。李白一生都在兩個世界間撕扯——代表世俗政治最高層次的朝廷和代表精神領域的道教——注定了他內(nèi)在的矛盾,在兩個地方都無法久留。天才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轟轟烈烈的:他有西域血統(tǒng),從小生活在多文化環(huán)境,精通月氏文;他年紀輕輕就游遍中國河山;他跟隨馴養(yǎng)了上千種鳥兒的.老師趙蕤在深山修行,學習煉丹術;他箭法精湛,有游俠之氣;他的詩歌不拘于格律,受《詩經(jīng)》和民歌影響頗深,他酒醉之后依然能夠不假思索地讓詩句傾瀉而出,“每個字、每一行、每個韻都恰恰好”——這讓目睹他作詩的人稱他為“詩仙”。
然而,他正處在一個衰落、腐壞的王朝,他的從政之路無比坎坷,達官貴人要么嫉恨他的才華,要么只把他當作一件昂貴的家具。暮年的天子耽于享樂,通天之路上處處是百姓的尸山血海。但他雖在政治上天真到近乎愚蠢,對人卻有赤誠之心,因此他一生都不缺朋友,也對底層百姓有真切的同情。他“雖然愛熱鬧,但他內(nèi)心深處是一個獨行者,是中國詩歌史上孑然獨立的一個人物,就像一顆閃耀的恒星,它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對其照耀的世界全部一視同仁!
只可惜,驕傲和個性注定不容于這個平庸的時代。天才轟轟烈烈地來,卻悄無聲息地死去。直到他死去一年后,朝廷才終于賜給他那個他一生都在等待的機會,卻無人知曉他已不在。直到數(shù)年后他的崇拜者白居易來到他的墳冢,為他的一生寫下最后的注解——“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通天之路李白》讀后感】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讀后感11-04
杭州通天飛瀑作文1200字05-09
讓人留戀的通天巖作文250字06-16
幸福之路作文11-27
創(chuàng)新之路作文08-26
勇氣之路作文12-09
自信之路作文12-26
藝術之路作文08-26
理想之路作文11-16
成長之路小學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