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尊嚴垃圾桶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尊嚴垃圾桶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丹杜加爾曾說:“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嚴”。尊嚴需要理性的智慧來維護。
我看了篇報道《尊嚴垃圾桶》,講得是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丹尼爾發(fā)現(xiàn),有的個小的或是殘疾的自食其力的拾荒者,根本撿不到1.5米的垃圾桶里面的“寶貝”,所以丹尼爾向相關(guān)部門建議,把垃圾桶降低30厘米,讓這些自食其力的人得到應(yīng)有的尊嚴,這樣拾荒者不會每次為了撿垃圾都灰頭土臉。提案很快得到批復,垃圾桶高度從1.5米降低到1.2米。設(shè)計者別出心裁,不僅僅降低了垃圾箱高度,而且垃圾箱還可以翻轉(zhuǎn),這樣拾荒者就能很方便地撿到里面的""寶貝""了。這樣大大減輕了拾荒者的難度。于是這種垃圾桶,被稱為“尊嚴垃圾桶”。
被縮短的不僅僅是高度的30厘米,被縮短的還有人和人之間心靈的距離。讓弱小者看到了自己不能被忽視的人格尊嚴。社會對待弱者的態(tài)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一個社會是否發(fā)達、是否美麗,不僅僅在于那些輝煌建筑中,更體現(xiàn)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jié)里。
最近,南京理工大學最新啟動的“暖心飯卡”項目,解決該校貧困生的吃飯問題。在確保學生尊嚴的基礎(chǔ)上,給貧困生送去溫暖:貧困生每個月吃飯超過60頓,一個月總消費不過420元,被列為受資助對象。和其他捐助方式有顯著不同,南理工采取直接將補貼款打入學生飯卡的方式,學生無需填表申請,不用審核,甚至在收到補貼前,沒有任何學生知情。對南京理工大學來說,采用這樣的方式對貧困生進行幫助是一種人性關(guān)懷,能夠照顧學生的自尊心,在提供物質(zhì)資助的同時,用智慧維護了貧困生的人格尊嚴。將物質(zhì)資助、同情感相結(jié)合,更加“暖心”!
相比之下,一些學校卻不顧學生的尊嚴,有的甚至還要拍照編寫成新聞進行公示,無視了學生們的自尊,簡直是一場“愛心作秀”。其實,貧困也是一種隱私,像藏在衣服里的一道傷痕,不愿輕易示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傷痛!
“尊重他人是一門學問,是人生的一片風景,尊人優(yōu)雅”。我想,不管在什么國界,人情味才是世間最美麗的風景!
【尊嚴垃圾桶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垃圾桶的煩惱02-19
垃圾桶作文02-27
尊嚴02-18
尊嚴11-05
有關(guān)垃圾桶的作文10-25
未來的垃圾桶作文【精選】10-28
未來的垃圾桶作文02-10
環(huán)保垃圾桶作文12-09
未來的垃圾桶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