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讀后感1
文中的小女孩烏塔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獨立。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去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賺旅行費用,每個周末去飯館或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這一段時,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一個14歲的小女孩可以做這些事。烏塔用自己的勞動賺錢。而我,還天天向父母要錢,認為找父母拿錢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想到這里,我是有多么不好意思呀!還有,烏塔旅行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查詢當?shù)鼐炀值碾娫捥柎a,并及時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報平安。而我呢!這一對比,實在我自愧不如啊!
記得有一次,媽媽說我已經(jīng)長大了,應(yīng)該自己一個人睡啦。我嘴上同意了,但心里打著鼓。等媽媽把燈關(guān)了,我都不敢把眼睛掙開。"怕'鬼'會在晚上出來吃小孩。"這種想法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我越想越怕,一個怪物。自己安慰自己不要怕,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睡著啦!"突然,有腳步聲,而且還越來越近,正準備大叫一聲"媽媽"時,咦!原來是媽媽,嚇我一跳!最后還是在媽媽的陪同下,我才睡著。如果烏塔也像我們一樣膽小,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出去旅行,F(xiàn)在的小孩子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們。做什么都依賴父母,這里能力又差,心里又脆弱。等我們長大了,我們總會離開自己的父母。獨自生活、工作。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不能再照顧我們,而且還需要我們的照顧。
我多么希望中國的家長們也像外國的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煉獨立性的機會。
評語: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寫自己讀《烏塔》這篇課文之后的所思所感,告訴“我們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fēng)雨與磨練,我們的獨立自理能力幾近退化,真的是我們不行嗎?是我們比別人差嗎?不是,是我們沒有機會,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長輩過分的寵愛甚至溺愛而造成的,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對“我”的反問,正好問得“我”一時語塞。的確是呀,為什么就不能讓我們單獨出門?不經(jīng)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不經(jīng)磨礪怎能成長?我們現(xiàn)在需要機會,親愛的父母長輩們,放心吧,請松開您溺愛的雙手,讓我們自由地翱翔!币r托反應(yīng)出了我國孩子的一種溺愛。這里的小作者呼吁中國的爸爸媽媽們。也能像烏塔的父母一樣多給孩子們學(xué)會獨力自主的意識。不要過于的溺愛,讓孩子們有一個獨立的開端,自由和向往。做真正生活的主人。
《烏塔》讀后感2
這篇文章講了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我非常佩服她的膽量,能獨自一人游歐洲,換了我,就連上海、杭州離自己家鄉(xiāng)很近的地方都不敢去,更何況獨自一人游歐洲,我們中國和外國的習(xí)慣就是不一樣,就像媽媽說的,外國人學(xué)彈琴,上課都可以玩,老師只管說,他們要聽就聽,不聽就不聽。我真希望中國人能像外國小孩一樣,可以單獨出遠門。我在烏塔說的一句話中:“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蔽腋惺艿降拇_,在書和電視里不能看到完美的世界!只有自己去親身經(jīng)歷才可以認識這世界的完美。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蔽覀円蛟撊フJ識世界,探索世界的美。也許,有人會說:“我也很想去。!可我父母不同意。!”對這個我也會這么想因為我也是一個什么是都是被媽媽爸爸操控著的。跟馬戲團里的“木偶”沒什么區(qū)別所以我不想學(xué)興趣班可是也是白說的!連去同學(xué)家玩也要他們做主。 日記
最后,我想對我的爸爸媽媽和所有的父母說:“讓我們?nèi)ピ囋,我們也可以的,別忽略我們,替我們主張一切。
讀了這篇課文以后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和依賴性,到現(xiàn)在為止,我連起床這個小事都讓媽媽操心,平時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起居還需要自己來安排,更別說一個人出國旅游,連在親朋好友家住幾日都不行,對照烏塔,我感到非常地羞愧和難過,我們中國的孩子簡直就是袋鼠一族,整天在媽媽的“育兒袋”中生活,一點都不能獨立。想到以后,真是有點后怕。所以讀了《烏塔》后,我暗暗地下決心。我再也不做籠中待飛的小鳥,我要做快樂飛翔于藍天上的蒼鷹。主動從父母的溺愛中走出,錘煉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我們中國和外國的習(xí)慣就是不一樣,就像媽媽說的,外國人學(xué)彈琴,上課都可以玩,老師只管說,他們要聽就聽,不聽就不聽。我真希望中國人能像外國小孩一樣,可以單獨出遠門。
回頭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就是小小的唐山也不敢一個人出門。再說歐洲有十幾個國家,好幾種不同的語言,但烏塔呢,一點也不感到害怕,照樣一個人去旅行。哪像我們中國的孩子整天像關(guān)在鳥籠的小鳥,一點膽量都沒有。只會一個人趴在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厚厚的書。一對比就可以看出烏塔是個有主見、有膽量、有志氣的孩子。
可想而知,中國的家長們愛(寵)孩子有些過分了,中國的孩子們太缺乏自立意識和獨立能力了的'依賴思想!
《烏塔》讀后感3
今天我們語文課學(xué)習(xí)了一篇《烏塔》,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通過學(xué)習(xí)這篇課文,我心里想了很多事情,我們中國的孩子跟烏塔的區(qū)別在哪里呢?烏塔最后想為什么中國孩子沒有獨立性?電視怎么能夠叫他們快樂呢?
烏塔是一個獨立能力很強的孩子,她通過自己平時勞動為自己出門旅游
攢了很多錢。又提前規(guī)劃好自己旅游的路線,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獨立完成,這一點叫我很是羨慕,通過跟烏塔比較,我覺得我自己缺乏很多方面的獨立性,比如學(xué)習(xí)上、生活上。
學(xué)習(xí)上面,我們平時在學(xué)校通過老師的講課,學(xué)習(xí)了很多知識,回到家里,總是靠父母督促學(xué)習(xí),有時候還會耍脾氣,想想真不應(yīng)該。姥爺經(jīng)常跟我說:“學(xué)習(xí)是自己的事情!”我總是不能體會,總是叫父母督促,獨立能力和自我約束理不強。我想以后在學(xué)習(xí)方面盡量自己掌握好時間,對自己的學(xué)習(xí)有個計劃,學(xué)習(xí)的路很長,不能總是靠父母。
在生活上,我自己感覺還可以,有時候自己的事情懶得做,父母就替我做了,這樣也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我前些日子腳骨裂了,那幾天媽媽總是幫我弄這個弄那個,我好像也習(xí)慣她的幫忙,總叫媽媽幫我,那些日子腳很疼,我坐在沙發(fā)上,忽然想喝水,于是就叫媽媽給我倒水,媽媽說:“好,稍等一下!碑敃r媽媽正在收拾屋子,她走去廚房給我倒水。爸爸看見了對我說:“雖然你的腳疼,但是扶著拐還是可以去喝水的。”那時候爸爸就說自己不能因為腳有問題了就全指望別人,自己如果能忍就忍者,自己去做。當時我還不服氣,還跟爸爸頂嘴,覺得他不夠愛我,現(xiàn)在想想烏塔,一個人獨立出國旅游,困難那么多都不害怕。還有那些殘疾人,他們是怎么克服的呢?更何況我不過是骨裂了,今后還能走路呢!突然覺得自己做得還真不夠好。在不疼的情況下,用拐其實自己也能走,為什么非要麻煩媽媽去拿呢?這就是缺少了堅強和獨立。以后我想讓我的父母對我再多一點放手,中國家長總怕孩子不行,做不到,所以請家長們不要想太多,你們也要放開手,鍛煉自己的孩子,叫他們多參加活動,鍛煉自己,比如夏令營、出國游學(xué)。多長見識。
通過這篇課文,結(jié)合自己的事情,我覺得我們中國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獨立能力,應(yīng)該好好向烏塔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她那種獨立,遇到事情先自己動腦筋,勇敢的面對遇到的困難。
《烏塔》讀后感4
這個學(xué)期,姚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一次親身經(jīng)歷。
那是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星期六,天色已昏,我剛剛在老師那里練完一毛一筆字,又和媽媽搬了很多東西。當我和媽媽一起從辦公室走出來,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老媽還要去 辦公室辦一點事,想帶我一起去,被我拒絕了。我反駁道:“老媽——,我又不是五六歲的小孩子,老是跟著你。不丟人嗎?還不如我自己回家,反正過一條馬路, 就是我們的小區(qū)。難道不行嗎?”媽媽想想也是,便同意了。我聽完后,就高高興興地走了。我走在茫茫的黑夜里,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但汽車卻是很 多。到了馬路旁,我小心翼翼地走著,左看看,右瞧瞧,確定沒車,才過了馬路。到了家,還比媽媽快了5分鐘。因為媽媽根本沒有去辦公室,一直跟在我后面,看 到我過了馬路,又急忙追上來。到了馬路對面,發(fā)現(xiàn)我不見了,又到處找我,到了家才恍然大悟。
我認為,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一樣優(yōu)秀。但是雙方的父母卻大不一樣。一個常為自己的孩子提心吊膽,生怕出了什么事;一個放心大膽,沒有什么擔心。對比一下,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有點過頭了。以前媽媽總是不讓我一個人過馬路,這次我就一個人過馬路回了家。
上完《烏塔》后,姚老師讓我們回家和家長交流這篇課文。我便開門見山,把我的經(jīng)歷和想法告訴了他們。
爸爸認真地聽完我的“長篇大論”后,說道:“爸爸也看了《烏塔》這篇課文,也知道你的想法了。爸爸要告訴你的是,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是一樣的棒;外國 的家長和中國的家長也是一樣的愛孩子。為什么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愛孩子的方式不一樣呢?因為中國人口很多,什么樣的人都有,外面還不是很安全。你幾次想自 己上學(xué),我們卻不同意。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在你去學(xué)校的路上有一個工地,里面來來往往的大型卡車很多,人員也很復(fù)雜。我們只有一個孩子,而且生命只有一 次。所以,我們不放心,等工地建好了,我們就會讓你一個人去上學(xué)!
爸爸說完,媽媽接著說:“爸爸講得很對。還有一點,做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才不會失敗,這叫‘有備無患’。你看烏塔出去旅游做了三年的準備,你要向她好好學(xué)習(xí)。一個人光有獨立的精神是不夠的,必須加上認真準備才能成功!
我聽完后,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烏塔》讀后感5
在小記者班上,我閱讀了《烏塔》;叵、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是個12歲的德國小女孩,在這樣的年華,他竟能自己掙錢買票,單獨一人周游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準備再去希臘——想想她的年齡,才12歲呀!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小學(xué)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真是令我們汗顏呀!
最能引起我們共鳴的,還是她與文中“我”的一番交談。她那熱情輕快的談興,將這酷熱的時光籠罩上了一種神秘的光彩。烏塔的話語,無不折射出西方文化的禮儀、敏捷、獨立感,與中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她問起中國孩子是否也這樣旅游,那隨和的語氣卻使作者怎么也說不出話來。當“我”說家長很愛孩子,會帶他們出去玩,卻不放心讓孩子單獨出遠門時,自以為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卻受到了烏塔的強烈反駁:“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讓他們單獨出門?”我只能苦笑著承認自己的回答不合邏輯;當我告訴烏塔中國的風(fēng)俗情況,并說孩子們?nèi)阅苷业娇鞓,烏塔仍是堅持:“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并不完美!笨吹竭@里,我真想暢所欲言,一吐自己即將噴涌的想法!
對于烏塔的觀點,我舉雙手贊成。這正是中國孩子們共同的心聲!在中國,人們常說到“愛護”這個詞,久而久之,“愛護”就演變成“愛=保護”。殊不知,愛的方式數(shù)不勝數(shù),如若保護過度,便無意中充當了母雞一角,把小孩子們孕育在狹小的土地上。而在外國,“愛”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最重要的便是讓孩子像小鷹一樣,翱翔在雷鳴電閃的天穹下,搏擊在風(fēng)雨交加的大地上。簡單地說,在中國,則與外國截然相反,“愛”在大多數(shù)家長眼中被視為“呵護”。其次,有些家長過于偏重于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卻忽視了下一代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把孩子“刻”成了對歷史、環(huán)境、回報、感恩等一無所知的語數(shù)化人類!皬碾娨暫蜁旧险J識世界并不完美”,電視、書本,它們無疑是工具。而人,卻要“撲”在死的工具上,并懶洋洋地向載體和媒介索取想要的知識——可能成功嗎?想獲得真正的心之美麗,除親歷親為,自身實踐,別無他法!
我并不是說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也不是在反對中華民族的一貫風(fēng)格,而是體會到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護”與“獨立”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過度則反。親愛的爸爸媽媽,雖然中國的這種現(xiàn)狀不得完全顛覆,但是,孩子要長大,可不能讓下一代的花朵成長在溫室里!親愛的爸爸媽媽,愛孩子,就回應(yīng)一下孩子的心聲吧!鍛煉我們的真正才能,我們才會告別童年,打拼天下!
《烏塔》讀后感6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鼻安痪玫恼Z文課上,當我學(xué)習(xí)完《烏塔》這篇課文以后,我對這句諺語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烏塔是一位聰明,勇敢獨立而熱愛生活的十四歲德國女孩。就是這個僅僅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去歐洲卻不害怕,反而很坦然。這一次游歷花費了她不少心思。三年,整整三年,她堅持自己的準備資料,就連旅費都是她自己掙來的,我不禁為烏塔的獨立自主感到震驚和贊嘆!
相比起烏塔,我忽然覺得很慚愧,從小到大,都是在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下長大的,我就像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我嬌生慣養(yǎng),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我也習(xí)慣了什么都依賴他們。寫完作業(yè),檢查是媽媽的事;衣服臟了是奶奶的事;收拾文具是爸爸的事。和烏塔相比,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就像溫室里的那顆弱不經(jīng)風(fēng)的花朵。
學(xué)完這篇課文,回到家我就鄭重其事地對爸爸媽媽說:“從今天起我晚上要一個人睡覺,白天要自己上學(xué),我也要和烏塔一樣做一個獨立勇敢的孩子!”一向?qū)ξ覌缮鷳T養(yǎng)的爸爸媽媽,竟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
夜幕慢慢降臨了,星星像頑皮小孩似的在天空中眨眼睛!爱敗、當……”時鐘連續(xù)敲了十下,爸爸媽媽是故意捉弄我,也早早關(guān)了燈,關(guān)上他們的房門睡覺去了。四周靜悄悄的,伸手不見五指,我心像敲著小鼓,“咚咚”地跳個不停。害怕極了。我一頭鉆進被窩,使勁閉上眼,但漆黑的環(huán)境卻讓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一會兒窗外像一幫“強盜”,正揮舞著大刀氣勢洶洶地向我逼近;一會兒黑暗中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青面獠牙的“鬼”要吞噬我;一會兒又似乎有一個狡黠的黑影在門外作案,一樁樁血案的可怕景象在我眼前晃動……我的心顫抖個不停?梢幌氲綖跛氉砸蝗擞螝W洲的勇氣,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楊奕,你是小小男子漢,可不能輸給女孩子!”頓時,緊張的心情松弛了許多,我用被子蒙住眼睛,用手捂住耳朵,心里不停的數(shù)著羊:“一只、兩只……一百五十九只……”不知不覺我進入了夢鄉(xiāng)。第二天,晨雞報曉,天色微亮,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發(fā)現(xiàn)自己戰(zhàn)勝了恐懼,終于敢獨自睡覺了,我簡直太興奮。
從那以后,我獨自一人上學(xué),一個人在家寫作業(yè),一個人幫媽媽買菜。就像烏塔說的:“只有親身盡歷,才能體驗到事物的真正美。這才是真的快樂!”是呀,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就讓我們在大自然中去經(jīng)歷風(fēng)雨,去開辟一個新的、屬于我們自己的天地吧!
《烏塔》讀后感7
今天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使我深有感觸。不僅使我從中學(xué)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同時,也使我聯(lián)想到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的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
作者寫本文的主要目的大概是要描述出烏塔的勇敢、熱情、友善、勤勞和有主見。可是我們在為小烏塔的勇氣所驚嘆的同時,也促使我們得好好的思索一下,我們中國的同齡孩子們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像烏塔一樣,敢自己獨自去旅游呢?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jīng)濟、科技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同樣我國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方式也在全面提高。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卻仍然存在著一些的不足之處。比如說,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心與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某件事、過多地注重學(xué)習(xí)成績而扼殺孩子的其它愛好與興趣、缺少對孩子動手能力的鼓勵、一味地滿足孩子對金錢的需要等現(xiàn)象。
相比較而言,德國的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的家長處理得更為恰當些。中國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擔心,有一點擔心是很正常的事?墒翘^于擔心就不對了。這樣不但不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生活及處事能力,而且也扼殺了孩子們的許多天性,使孩子們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難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時間一長,孩子便會對這些事情產(chǎn)生恐懼與抵觸心理,同時也使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結(jié)果容易培養(yǎng)出低能(動手能力)高智商的人。在有關(guān)報道中,也時?梢钥吹侥承└叩仍盒5母卟纳鷤,因在校的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學(xué)或請父母幫助打理他們在校生活的案例,這雖然不是普遍現(xiàn)象,但確實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或家長們的悲哀。
在用錢方面,國外的家長們比較注重孩子們自力更生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勞動所得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如旅游),使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得到就必須得有付出這個道理。但在我國還是有一些家長只要孩子伸手要錢就給,也不管孩子是因為什么而需要錢,并不注重孩子自力更生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并不太好。其實德國也是個經(jīng)濟比較富裕的國家,但烏塔的父母及其它長輩們并未這樣做,而是讓烏塔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使她從小就懂得勞動的重要性,自食其力的光榮。
如果我國的家長們也能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一些啟發(fā),并由此來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能放手讓我們獨立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漸培養(yǎng)我們的自理能力,多給我們一些獨立處理事情的機會,我想,通過一個時期的鍛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我國也能出現(xiàn)眾多像烏塔一樣獨自旅游的小旅行家。說不定哪天當烏塔來中國旅行時,她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有眾多同齡的中國小伙伴們能與她結(jié)伴而行,云游中國的大好河山。
《烏塔》讀后感8
三年級時,我們學(xué)過一篇課文令我印象深刻,那篇課文叫《烏塔》。
文章講述的是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里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我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里就設(shè)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
讀完后,文章中有一句話讓我十分震撼:我一時語塞,對烏塔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他們,不會讓她們一個人單獨出遠門!倍鵀跛f:“我在家里也是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愛我,可我們興趣不同,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孩子卻少鍛煉,中、德兩國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但為什么在中國的家庭里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里,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國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游,叫他們在國內(nèi)旅游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孩子從小就缺少鍛煉;缺少勇敢;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根本沒法離開父母。而外國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門勇敢,堅強,從小就開始鍛煉,所以他們敢一個人出門,而且父母不會很擔心。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jīng)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烏塔是一個只有14歲的小女孩,竟能用自己的掙的錢游遍歐洲,而且還是一個人,她的獨立生活能力多強啊!現(xiàn)在,在中國許多家庭的家長都十分關(guān)心自己的子女們,不讓他們做這做那,不讓他們單獨出門,生怕在外面受到一點傷害,這樣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暴躁,從而使他們獨單,不能融入社會中!巴映升,望女成鳳”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能力!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jīng)受風(fēng)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吧。文章里寫過這樣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蔽矣X得她說得很對,當然從書本和電視中認識世界是不完美,我們要走出我們自己的世界,來親自體驗。但是我還要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有主見,這樣對我自己有很大的好處。
我們應(yīng)該向烏塔學(xué)習(xí)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xué)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xué)習(xí)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烏塔》讀后感9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么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zhì)深深地感動了我。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當然!彼茏匀坏幕卮鸬馈跛莫毩⒆灾鞯哪芰κ嵌嗝吹膹姲。≡倏纯次,都上小學(xué)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倍桓覇为毸X,都這么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么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么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xué)習(xí)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shè)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么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經(jīng)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jīng)受著一場心靈的洗禮。
看看烏塔,想想我們,同時,讓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外國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一些,他們很早就開始培養(yǎng)小孩子的獨立能力,給小孩子一個空間,讓小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而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于擔心,太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養(yǎng)成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可我們終歸要長大,要走向社會,讓一個沒學(xué)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又怎么去面對社會呢?
今后,我一定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磨練意志,盡量不尋求父母的幫助,把自己培養(yǎng)成自立、自強的人。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家院子里有一個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xué),但因為在家里,她不整理房間,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家務(wù)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媽媽只讓她學(xué)習(xí),星期六、星期天她媽媽也不讓她干家務(wù),只讓她上補習(xí)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書呆子。她去上大學(xué),不會自己洗碗,不會自己疊被子,但別人都會,她就有了別人什么都會,而我卻什么都不會的心理,她自己因為承愛不住壓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我要告訴和我同齡每一個人的家長,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那么,中國的孩子也能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力自強。
《烏塔》讀后感10
《烏塔》讀后感作者:大頭鈞的城堡在我的語文課本里,有一篇文章是《烏塔》,它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讀后感。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多感動,但更多的是震撼: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呢?讀著這篇文章,我眼前浮現(xiàn)出了這樣的畫面:在飛馳的火車上,一個小女孩欣賞著窗外的美景;在旅館里,她趴在床上一邊看書一邊吃糖;在超市里,她向來去的顧客分發(fā)著廣告…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很多小問號:她是怎么從一個牙牙學(xué)語的小嬰兒變成這么獨立堅強的小姑娘呢?她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呢?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在游歷歐洲的過程中,她的父母難道就不擔心嗎?我仔細深入地想了想,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一定受到了很多鍛煉:獨自乘車出去玩、分發(fā)廣告掙錢…慢慢地,她就能夠自己處理很多難題了,再后來,她就可以自己乘火車去游德國了,最后,她就可以獨立游歷歐洲了,她以后說不定還可以游歷世界呢。烏塔說了,光從書本和電視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她就親自來到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她,讀后感《《烏塔》讀后感》。這也是她游歷歐洲的原因。她花了三年之久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讀書、掙旅費,等等,最后才實現(xiàn)了這個偉大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她的父母不可能不擔心,但是他們尊重孩子的意見,愿意多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而且知道烏塔有這個能力,才同意她出去旅游。
在中國,也有這樣的孩子,有一個男孩叫馬鵬飛,他七歲時父母雙亡,奶奶雙目失明,他就擔負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給奶奶做飯、打針、按摩,還有上學(xué),他和烏塔一樣,也是一個自立、自強、自主的孩子。但是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小皇帝",他們嬌生慣養(yǎng),什么事情都依賴父母,別說獨立游歷歐洲了,就連出門買瓶醬油都害怕,當然,這不僅僅是孩子的錯,也是因為父母太嬌慣孩子、不給孩子機會去鍛煉。我的爸爸媽媽也是不放心我獨自出去辦事,所以我的獨立能力也不強,沒有烏塔從三年前就做準備的那種計劃性,也沒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經(jīng)常是只干一點活兒就喊累,這些方面比起烏塔來,我真是差著一大截呢。我想,烏塔能做到的,我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是一名小男子漢,以后也要多爭取鍛煉機會,增強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烏塔》這篇文章給我了感動,更給我了力量,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我一定會趕上去的!
【《烏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烏塔讀后感作文04-08
烏塔讀后感(15篇)02-09
烏塔讀后感15篇12-14
《烏塔》讀后感(集合15篇)03-14
《烏塔》讀后感集錦15篇09-28
《烏塔》讀后感作文1000字04-04
讀《烏塔》有感作文1200字07-02
《烏塔》四年級語文教案11-20
《道士塔》讀后感04-12
烏丟丟的奇遇讀后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