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一起來看一下吧。
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1
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時間,讀了我最喜愛看的《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明朝作家羅貫中寫的,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里塑造了近200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雙全的關羽、寬厚仁義的劉備等人物性格尤為突出!度龂萘x》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爭小說和歷史文化小說,它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事,構思宏偉,手法多樣,讀來使人驚心動魄。
足智多謀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小說中多處描寫他足智多謀的事件,“諸葛亮彈琴退兵”就是其中一則。
諸葛亮剛到西城縣,就聽到司馬懿帶著十五萬大軍殺來的消息,此時他身邊只有一群文官。他帶的五千人馬,有一半人已經(jīng)去押運糧草了,城中只剩下了二千五百兵士,諸葛亮登城觀望遠方塵土飛揚,魏兵已經(jīng)殺過來了。官軍們看了個個驚慌失措,而諸葛亮則是十分鎮(zhèn)定,他下令手下人藏起蜀軍旗幟,所有士兵都躲起來,不允許高聲說話,又讓幾十個蜀兵假扮成百姓的模樣,到城門口打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坐在城樓上彈著古琴。司馬懿見城門大開,二十多個百姓在城門口旁掃地,又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的彈琴,司馬昭感覺奇怪,司馬懿解釋道:“諸葛亮詭計多端,我們還是撤兵吧!”
讀到這里,我無不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所折服,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這么鎮(zhèn)定嗎?
這本書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三氣周瑜》、《三英戰(zhàn)呂布》等,《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令我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2
三國啊,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時代,是一個盛世,也是一個亂世。是中華民族由盛轉衰的時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東漢末年分三國,這是一個需要領袖的時代,也是一個誕生領袖的時代。在董卓廢帝時,有多少人的野心重新復活,還有多少自持世家貴族的大夫欣喜若狂,覺得亂世來了,也意味這機遇到來。“這江山,有能者居之!币泊呱藨(zhàn)爭。
在三國里,我要敬佩的是劉備的堅毅性格。堅毅的性格讓劉備每逢絕境都不放棄,是什么支撐這劉備呢?我想也有這那爭霸一方的志氣吧。還有曹操和孫權,這二人皆有相同之處,就是厚黑。其實在這三人之中,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在曹操一生中,能夠以中華民族的利益為大局,在對待異族的態(tài)度是無情,不講什么圣人道理。雖然說曹操做過很多人神共憤的事情,但是曹操是一個真性格的人!吧赢斎鐚O仲謀”,孫權不足二十歲卻執(zhí)掌一方,可以說年少有為,雖然不是自己打的基業(yè),但也是子承父業(yè)。只是守成之君而已。
剛看三國時,看到貂蟬一個弱女子讓董卓尸首分家是,也沒什么了不起,在上高中以后,仔細研究了一下三國歷史,卻猛然發(fā)現(xiàn)貂蟬的舍身為國的勇氣是那么的讓人敬佩,那么的讓人慚愧,讓那些自以為是的士大夫一個響亮的耳光,巾幗不讓須眉,只是伊人已逝,我們只能緬懷,讓這一事跡永遠的流傳下去。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吳三國。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統(tǒng)一天下,只能不斷的內耗,不斷的消耗中華民族的底蘊,以至于,在晉連滅三國后,卻發(fā)生了五胡亂華的悲慘事件,只能躲在南方茍延殘喘。幸運的是出現(xiàn)了
冉閔大帝,發(fā)出著名的殺胡令!胺俏易孱惼湫谋禺,凡我漢人,皆可殺胡人”這不得不說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三國有太多的著名武將和文臣。武將如呂布,趙云,關羽,張飛,張遼,甘寧,顏良,文丑。典韋,夏候淵等。文臣如諸葛亮,郭嘉,龐統(tǒng),荀攸,田豐,周瑜,法正,鐘繇,賈詡,張昭,魯肅,陸遜等。三國的人才太多了,導致三國的`局面始終不能打破。
三國啊,你讓人著迷,卻讓人熱血沸騰,恨不得重回三國。三國時一個盛世,也是一個亂世。
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3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讀了之后令人回味無窮。
魏蜀吳三國的奇才猛將層出不窮,從老一輩的諸葛亮、關羽、張頜等到年輕一輩的陸遜、姜維,再到后來的鄧艾、鐘會,無不是治世之能臣。再說起各國君主,胸懷霸業(yè),心系子民,如果三國的人物都公事于同一國家,那么創(chuàng)造出的業(yè)績一定會比亞歷山大、拿破侖等叱咤風云的人物還要高。
先談一談三國人物。關羽可謂是三國中最著名的武將,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所敬仰,但是因失荊州而留下了遺憾。關羽智勇雙全,義薄云天,乃是三國武將中僅次于呂布之勇姜維之智的大將。起初討伐黃巾賊立功;再到斬華雄、戰(zhàn)呂布顯神威;之后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立威名。關羽的才能逐漸顯現(xiàn)出來,成為眾多將士學習的榜樣。但是關羽戰(zhàn)功太多,虛名太盛,他變得自大起來,視天下英雄如草芥,最終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假如關羽能夠淡薄名利,腳踏實地地打好每一場仗,那他絕對不會被呂蒙所打敗,若他不敗,就不會有夷陵之戰(zhàn),劉備、張飛、黃忠等將領以及數(shù)十萬兵馬就不會死,那么魏國肯定會在蜀吳聯(lián)盟的強攻下滅亡,漢室就可以復興......可是沒有如果,關羽的失敗令以上的事件如鏈式反應一樣發(fā)生。
人們皆說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軍師,的確,諸葛亮在軍事上乃三國第一,但他恰恰在軍事上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第一個錯誤是讓關羽在華容道阻擊曹操,錯失掉殺曹操的最佳時機;二,是錯讓龐統(tǒng)打蜀川,失去了一位頂級軍師;三,錯讓關羽守荊州,結果荊州失守,蜀吳對立,又失去了好幾名將領;四,錯在沒聽魏延的建議:出奇兵襲擊魏國的首都;五,錯讓馬謖守街亭,失去唯一一次可以一舉擊破魏國的機會。每個錯都讓讀者惋惜。
眾多讀者都是擁劉抗曹的,雖然我也略傾向于蜀國,但我卻不討厭曹操,相反我還是敬佩他的。曹操對于人才十分的珍惜和重用,正如他的《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所說的那樣,希望天下的人才都歸順于他。想當初和劉繡大戰(zhàn)的時候,曹操的貼身侍衛(wèi)典韋和他的兒子都死于戰(zhàn)場上,后來曹操經(jīng)過此地想起往事,痛哭典韋,比哭他兒子還要悲哀,可見他愛惜人才。還有一位名將張遼,他原是呂布的部下,呂布戰(zhàn)敗后被俘,曹操不計前嫌,不僅不殺他,還委以重任,張遼也不負重托,在之后屢建戰(zhàn)功。
再談談戰(zhàn)事。三國中膾炙人口的戰(zhàn)事是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戰(zhàn),這三場戰(zhàn)役都是以少勝多的典例。這三場戰(zhàn)役滅敵眾多,最具效率給予敵國重創(chuàng)。除此之外,鄧艾奇襲成都的一戰(zhàn)也是一場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戰(zhàn)役,取得完勝。這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用的太妙了,把姜維都騙過去了。
《三國演義》一書讀起來令人痛快,讀過之后令人回味,真是本好書。
【讀三國演義后的感受】相關文章:
進入初中后的感受02-08
開學后的感受作文09-15
寫考試后的感受日記08-18
開學后的感受作文(15篇)02-14
讀《伊索寓言》后的感想06-17
讀伊索寓言后的感觸05-18
學生軍訓后個人感受體會08-19
參加軍訓后個人感受和體會08-19
期中考試后的感受日記09-10
高中第一單元作文:開學后的感受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