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師》1200字讀后感
△ 我們中國人經(jīng)常宣傳每一種職業(yè)的辛苦,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職業(yè)在“進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與樂趣。
△ 在和錢理群教授討論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時,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到三個關鍵詞——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
△ 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 在學生面前,我們沒有必要掩飾自己的感情。我們教育孩子們成為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
△ 他的閱讀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懷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喚醒,也就一定會感動。
△ 言行的底線,是不妨礙他人。
△ 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盡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熏陶。如果所有的教師都依靠電腦上課,我們有可能逐漸失掉母語教育的絕好傳統(tǒng)。你注意到學生作業(yè)的書寫嗎?他沒有從教師那里得到書寫的示范。
△ 教師可以懲罰學生,但不要戲弄學生。
△ 如果教師辛苦工作,可是卻無法讓學生熱愛課堂,這位教師的工作就沒有什么價值。
△ 一節(jié)語文課后,學生或感動,或激動,或疑惑,或感概,或悲傷,或有不平之氣,或有醒悟,或有疑問,等等,都是不錯的結果,因為學習中有情感思維活動,這些,都會促進學生的心靈健康發(fā)展。如果學生聽了一節(jié)語文課,做了作業(yè),卻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樣,那是最糟糕的。
△ 剛剛立足講臺,為什么就要急于報名去參加“賽課”?
△ 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
△ 教師的工作,很大意義上是留給未來的。至于我們的勞動價值,可能也得讓后人去評說。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
△ 在學校工作中,最可怕也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一個愚蠢的教師在辛勤地工作。
△ 想“以勤補拙”,想到要多流點汗水,想到要多花點時間,可是這樣做不可能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 無論如何,教育教學不能“唯分數(shù)論”,比分數(shù)重要的是學生思維品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一名教師,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學生,才會很在意學生對他的態(tài)度,在意學生的接受度。
△ 不會學習,是當今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
△ 有一次我在學生作文后面批了一句“文章中有三個錯別字,找出來糾正”,那位學生在我的批語后面寫的是“我找到了四個”。
△ 過去的教育強調“不懂就問”,然而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多思”。思考的問題超出了自己的積累領域,可以利用相互切磋的方法,最后才是向教師請教。
△ 中國古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這樣的——教師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弟弟和兒子!當我悟出這“弟子”的真諦時,我為漢語的魅力而激動。
△ 教師水平不夠,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學態(tài)度不端正,會影響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
△ 學校管理者要記。哼@是教室,不是監(jiān)舍。
△ 在你們開始教學生涯時,在你們以一個教育者的胸懷去愛學生時,也要注意,不要在無意間放縱了他們。
△ 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么書,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 語文教育除了教學生能正確使用母語,還應當有更重要的目標,那就是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母語和發(fā)展母語文化的過程中,懂得愛,懂得美。
△ 多讓學生說說話吧。現(xiàn)在多說說,在說中想,在說中提高表達的水平。未來社會,未必是“言多必失”,而很有可能是“不言即失”。
△ 我不喜歡所謂的“正式談話”,而喜歡聊天。你可以學習傳教士的虔誠,但是你不要在學生面前扮演圣徒,不要把學生的談話當做布道。
【《致青年教師》12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致爸爸作文04-11
致老師詩歌09-24
致大海詩歌09-07
致母親詩歌03-06
致時光作文09-12
致魯迅小學作文05-03
《致閨蜜》歌詞02-06
致青春的歌詞02-04
致初三作文09-08
青年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