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剛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剛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歡迎大家分享。
剛愎自用這個詞描述的是一個人過分自信,完全聽取不了別人的意見,十分固執(zhí)。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銅墻鐵壁鑄成的思想,油鹽不進,水潑不進,任何人的'談話,都聽不進。
人物介紹
楚莊王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zhàn)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yuǎn)揚。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華尚武第一人。
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fā)揮巨大作用。
茍林父
荀林父(?—前593年):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號,故多稱荀林父。因死后的謚號為"桓",稱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桓子。春秋中期晉國正卿,中軍元帥,名將。主要活動在晉文公、襄公、靈公、成公、景公時期(前636年—前581年)。
造句
1、哪知我們老板是個剛愎自用的人,我們將利害關(guān)系說破嘴了,他還是我行我素。
2、老王一向剛愎自用,無論別人怎么反對,他就是要硬干。
3、他怎么不怪自己剛愎自用,卻怪別人不配合呢?
4、幾次勸他,他似乎從未聽進,如此剛愎自用,如何是好?
5、如果過分堅持己見,別人就會以為你是剛愎自用,而不愿提供意見了。
6、他總是自以為是,從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剛愎自用得令人無法忍受。
7、楚霸王剛愎自用,不聽亞父范增之言,終至兵敗,自刎烏江。
8、這個人素性剛愎自用,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去。
9、當(dāng)主管的切忌剛愎自用,才能察納雅言。
10、對一個剛愎自用的人說道理,彷佛在對牛彈琴。
11、想不到他如此剛愎自用,怎么勸都沒用。
【成語剛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好詞好句的意思是什么01-26
剛愎自用怎么造句08-18
成語投鼠忌器的意思及近義詞10-11
常用的成語意思解析05-28
GRE是什么意思07-09
Administrator是什么意思12-04
Shift是什么意思10-05
DNS是什么意思10-27
ip是什么意思09-05
小雪是什么意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