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帶有目字的成語(精選)
導語:目是象形字。具有眼睛的意思。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成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口呆目鈍kǒu dāi mù dùn
形容很吃驚的樣子。同“口呆目瞪”。
克非《春潮急》二五:“張福壽頓時口呆目鈍,半天才小聲說:‘我曉得的喃!我又沒去戴過紅花、吃過油大。’”
目瞪心駭mù dèng xīn hài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同“目眐心駭”。
《轟天雷》第十回:“當時土木工匠們弄得目瞪心駭,不知所為,都停著工看。”
前目后凡qián mù hòu fán
目:細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種筆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復出現(xiàn),對前者詳加說明,后者概略敘述。
《公羊傳·僖公五年》:“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戴。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后凡也。”
萬目睚眥wàn mù yá zì
睚:眼角;眥:眼框;睚眥:瞪眼睛。眾人瞪目表示憤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百口嘲謗,萬目睚眥。”
游目騁懷yóu mù chěng huái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鳶肩豺目yuān jiān chái mù
聳肩似鷹,目兇如豺。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后漢書·梁冀傳》:“為人鳶肩豺目。”
橫眉豎目héng méi shù mù
猶言橫眉努目。 李居民 《四個小故事·鐵山廟“拜神”記》:“原來他發(fā)現(xiàn)站在他面前的人群個個都橫眉豎目,向他揮著拳頭。”
舉首戴目
抬頭仰望。謂期待殷切。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二:“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zhí)事者,難以一二計。”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二:“使天下舉首戴目者,盈其願而退。”
抉目胥門jué mù xū mén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抉目懸門jué mù xuán mén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口沸目赤kǒu fèi mù chì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韓詩外傳》卷九:“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
目斷魂銷mù duàn hún xiāo
目斷:竭盡目力所見。指竭盡目力也看不見,因而內(nèi)心十分悲痛。形容因離別而十分傷心。亦作“目斷魂消”。
眉舒目展
同“ 眉揚目展 ”。京劇《平原作戰(zhàn)》第三場:“暗夜中見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
以耳代目yǐ ěr dài mù
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diào)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司文郎》:“王具白請教之意。僧笑曰:‘是誰多口,無目何以論文?’王請以耳代目。”
閉目塞聽bì mù sè tīng
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漢·王充《論衡·自紀》:“閉目塞聰,愛精自保。”
閉目塞耳bì mù sè ěr
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隋書·東夷傳·高麗》:“王乃坐之空館,嚴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永無聞見。”
閉目塞聰bì mù sāi cōng
聰:聽覺敏銳,這里指聽覺。閉著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對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漢·王充《論衡·自紀》:“閉目塞聰,愛精自保。”
鴟目虎吻chī mù hǔ wěn
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漢書·王莽傳中》:“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
觸目驚心chù mù jīng xīn
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里感到震驚。
唐·韓愈《昌黎集·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怵心。”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殘暴統(tǒng)治的憎恨和恐懼。
《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瞪目結舌dèng mù jié shé
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清·黃軒祖《游梁瑣記·顧嘉蘅》:“群知為廣文子,異而詢之,瞪目結舌不能對。”
洞心駭目dòng xīn hài mù
形容使人驚異。
宋·楊萬里《答周監(jiān)丞》:“‘濯龍’二大字,洞心駭目,得未曾有。”
光彩溢目guāng cǎi yì mù
猶光彩奪目。形容鮮艷耀眼。
《太平御覽》卷七○三引晉·裴啟《語林》:“[石崇]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
綱挈目張gāng qiè mù zhāng
指撒網(wǎng)時,舉起網(wǎng)上的大繩,所有網(wǎng)眼都張開。比喻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帶動其余;或抓住要領,條理分明。同“綱舉目張”。
清·魏源《道光丙戌海運記》:“于是南北并舉,綱挈目張。”
貴而賤目guì ér jiàn mù
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漢·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劌目怵心guì mù chù xīn
劌:刺傷;怵:驚動。指觸目驚心。
清·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至于秦漢之文,莫不洞達駘宕,劌目怵心。”
劌目鉥心guì mù xù xīn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
駭目驚心hài mù jīng xīn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平地水深數(shù)丈,樹頭牽夫藻荇,舵尾壓于樓臺,駭目驚心,聲如萬馬。”
橫眉瞪目héng méi dèng mù
形容怒目相視,態(tài)度兇狠的樣子。同“橫眉努目”。
南寧《檢驗工葉英》:“[廢品]好像是唉聲嘆氣,抱怨自己的主人,又好像是在橫眉瞪目地指責自己的主人。”
【小學生帶有目字的成語】相關文章:
帶有目字的成語大全10-29
關于帶有目字的成語「匯總」01-11
帶有雞字的成語01-17
帶有含字的經(jīng)典成語01-17
帶有逢字的成語01-17
帶有想字的成語01-11
帶有似字的成語01-13
帶有所字的成語01-16
帶有手字的成語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