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抓住的成語有哪些?
導(dǎo)語:描寫抓住的成語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gāng jǔ mù zhāng成語解釋:綱:魚網(wǎng)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wǎng)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guān)鍵,帶動其他環(huán)節(jié)。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成語出處:漢·班固《白虎通·三綱六紀》:“若羅網(wǎng)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漢·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例 句:有句古語,“綱舉目張”。拿起綱,目才能張,綱就是主題。(毛澤東《善于農(nóng)業(yè)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
攻其一點,不及其余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成語解釋: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不失時機bù shī shí jī成語解釋:失:耽誤,錯過。時機:具有時間性的機會。不錯過當前的機會。指辦事要抓住適宜的時間和有利的機會。
例 句:這時離國共分裂還有兩個月,如果……努力去做,還不失時機。(周恩來《關(guān)于黨的“六大”的研究》)
后發(fā)制人hòu fā zhì rén成語解釋:發(fā):發(fā)動;制:控制,制服。等對方先動手,再抓住有利時機反擊,制服對方。
成語出處:《荀子·議兵》: “后之發(fā),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shù)也。”
例 句:秦晉淝水之戰(zhàn)等等有名的大戰(zhàn),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后發(fā)制人,因而戰(zhàn)勝的。(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
簡明扼要jiǎn míng é yào成語解釋:指說話、寫文章簡單明了,能抓住要點。
例 句: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yīng)當簡明扼要。(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
打蛇打七寸dǎ shé dǎ qī cùn成語解釋: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
例 句: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你先生請上裁。(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敲詐勒索qiāo zhà lè suǒ成語解釋:依仗勢力或抓住把柄進行恐嚇,用威脅手段索取財物。
例 句: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曲波《林海雪原》三三)
大處著眼dà chù zhuó yǎn成語解釋:從大的方面觀察、思考問題,抓住主要矛盾。
例 句: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guān)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授人以柄shòu rén yǐ bǐng成語解釋: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將權(quán)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
成語出處:漢書·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當機立斷dāng jī lì duàn成語解釋:當機:抓住時機。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
成語出處:漢·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yīng)機立斷。”
例 句:哥哥,國姓爺就在城下,你應(yīng)該當機立斷。(郭沫若《鄭成功》第七章)
掎挈伺詐jǐ qiè sì zhà成語解釋:抓住人家過錯,等待機會來陷害。
成語出處:《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quán)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
高不可攀gāo bù kě pān成語解釋:攀:抓住高處的東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成語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回:“小弟攛空離地不過五六丈,此樹高不可攀,何能摘他?這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了。”
例 句:我們反對把創(chuàng)作說得高不可攀,但也反對把它說成不須付出心血就輕而易舉地可以做到。(茅盾《創(chuàng)作問題漫談》)
糾纏不清jiū chán bù qīng成語解釋:形容紛亂,理不出頭緒。亦指有意找麻煩,抓住一點不肯放手。
例 句:秋痕嘆道:“你如今一請就來,往后又是糾纏不清。”(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二十五回)
舉要刪蕪jǔ yào shān wú成語解釋: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yīng)抓住重點。
成語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岑文本謂人曰:‘吾見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批亢搗虛pī gàng dǎo xū成語解釋:批:用手擊;亢:咽喉,比喻要害;搗:攻擊;虛:空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
成語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救斗者不博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例 句:故必有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宋·陳亮《中興論》)
隔靴搔癢gé xuē sāo yǎng成語解釋:搔:抓。隔著靴子搔癢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蜃鍪聸]有抓住關(guān)鍵。
成語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語·詩法》:“意貴透澈,不可隔靴搔癢。”
例 句:批語家也必須深入生活,否則,隔靴搔癢的事情,總是難免的吧!(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
【描寫抓住的成語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夏天的成語有哪些07-20
描寫準備的成語有哪些?09-18
描寫輕松的成語有哪些09-17
描寫心情的成語有哪些?09-24
描寫失意的成語有哪些?09-24
描寫學(xué)習(xí)的成語有哪些02-12
有哪些描寫雨的成語02-16
描寫春季的成語有哪些02-17
描寫兔的成語有哪些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