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寶相是不是貶義詞
貶義詞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biǎn yì cí,名詞,指是詞義帶有貶斥、否定、憎恨、輕蔑感情色彩的詞。相關成語有見利忘義、遺臭萬年等。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莊嚴寶相是不是貶義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詞性】
貶義詞
二、【詞語注音】
zhuāng yán bǎo xiàng
三、【基本詞意】
中文解釋:佛教稱莊嚴的`佛像。比喻某種人的真面目(含貶義)。
常用:常用成語
年代:近代成語
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四、【英文翻譯】
Solemn phase
五、【詳細解釋】
既然現(xiàn)出了,自然分外綢繆。從此月下花前,時相往來。(清·曾樸《孽;ā返谒幕)
六、【拓展延伸】
1 在這里,佛教經(jīng)典的虛偽實質暴露無遺,佛祖的莊嚴寶相由自己剝落殆盡。
2 既然現(xiàn)出了莊嚴寶相,自然分外綢繆。從此月下花前,時相往來。
3 寺內佛菩薩像雕塑精湛,莊嚴寶相,數(shù)百年來,香火不斷。
4 法花突然雙手合十,臉顯莊嚴寶相,只見法花身周忽然生出一片片青色蓮花,把法花護在中間。
5 知畫大師一臉莊嚴寶相,自古以來,民間都有種傳言,說是有些字畫可以隱形,或遇風又或遇水便能顯現(xiàn)真跡。
6 清晨泛起魚肚皮的陽光,莫問天從練功房走出來時,雷萬山等幾人正在道場修煉,幾人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莊嚴寶相。
7 她嫣然微笑,眉梢眼角,唇邊頰上,盡是妖媚,比之素女的莊嚴寶相,神情卻是大異。
拓展內容:成語解析:不翼而飛
1. 【注音】
bù yì ér fēi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秦昭王派大將軍王稽率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17個月沒有攻下,士兵莊向王稽進言:“請嘉獎士兵,鼓舞士氣,肯定會一舉攻陷的。因為好消息會傳播很快的!蓖趸宦,結果攻城不下被秦王所殺。
【出處】
無翼而飛者聲也。 《管子·戒》眾口所移,毋翼而飛。 《戰(zhàn)國策·秦策三》
【解釋】
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東西不見了
【相近詞】
不脛而走、不知去向
【反義詞】
原封不動、失而復得
【邂逅語】
氣球上天;火箭上天
【成語造句】
1.丁勇的左耳已經(jīng)不翼而飛。
2.幾天里,我焦慮不安,我時時都在思慮,甲魚到哪里去了?這種不翼而飛和銷聲匿跡,使我生出幾分惶惑。
3.及至散席,和氏璧竟不翼而飛了。
【莊嚴寶相是不是貶義詞】相關文章:
狹隘是不是貶義詞07-26
殘忍是不是貶義詞07-20
高傲是不是貶義詞06-30
炫耀是不是貶義詞06-07
指責是不是貶義詞10-29
結駟連騎是不是貶義詞06-05
刻薄是不是貶義詞06-03
以人廢言是不是貶義詞06-03
固執(zhí)是不是貶義詞05-19
冒充是不是貶義詞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