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和光同塵是褒義詞嗎
和光同塵,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世相同。本意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xiàn)。出處《道德經(jīng)》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焙凸馔瑝m是褒義詞嗎?
是
和光同塵
【解釋】: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用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也有比喻隨波逐流,同流合污。本意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體現(xiàn)。
《道德經(jīng)》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解釋為 挫去鋒芒,解脫紛爭,收斂光芒,混同塵世,這就是深奧玄妙的“同一”境界。這里泛指合于“道”的智者所采取的韜光養(yǎng)晦的做法,并非貶義。
《佛光大辭典》:“【和光同塵】……于佛教,指佛菩薩為救度眾生,須隱藏菩提之智慧光,以應(yīng)化身權(quán)假方便,生于充滿煩惱之塵世,與眾生結(jié)緣,次第導(dǎo)引眾生入佛法。”如果沒有這種能力,而是與惡人接觸后,容易被惡所污染,那么就要遠(yuǎn)離惡人。
【出處】:《道德經(jīng)》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示例】:休要欺三瞞四,我趙某不是與你~的。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近義詞】:渾俗和光、與世無爭
【近義俗語】:一路貨、一路貨色
注音
ㄏㄜˊ ㄍㄨㄤ ㄊㄨㄙˊ ㄔㄣˊ
引申
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褒義詞。是有「和其光,同其塵」之心靈;對別人要有寬恕之量,對謗語要有忍辱之量,對忠言要有虛受之量,對事物要有容納之量。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塵”。《晉書·宣帝紀(jì)論》:“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fēng)云!
《道德經(jīng)》第五十六章原文: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解釋為有智慧的人不會夸夸其談,夸夸其談的人沒有智慧;堵塞溝通知識的穴竅,關(guān)閉傳遞知識的門窗;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己的紛擾;蘊(yùn)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于塵世之中;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所以既不可能跟他親近,也不可能跟他疏遠(yuǎn);既不可能使他獲利,也不可能使他受害;既不可能使他尊貴,也不可能使他卑賤,因此,就為天下人所重視。
引證解釋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王弼·注:“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眳浅巫ⅲ骸昂,猶平也,掩抑之意;同,謂齊等而與之不異也。鏡受塵者不光,凡光者終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塵,不欲其光也,則亦終無暗之時矣!焙笠浴昂凸馔瑝m”指隨俗而處,不露鋒芒。
《后漢書·張奐傳》:“吾前后仕進(jìn),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嵇叔夜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九:“柳下惠視袒裼裸裎,焉能浼我,可謂和光同塵矣!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象杜九皋他們不是在走這樣的路嗎?表面上和光同塵,骨子里滅滿興漢。”
【和光同塵是褒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離經(jīng)叛道是褒義詞嗎10-28
家喻戶曉是褒義詞嗎10-25
漂亮是褒義詞嗎02-04
不矜不伐是褒義詞嗎02-07
絕甘分少是褒義詞嗎02-09
上善若水是褒義詞嗎02-08
同舟共濟(jì)是褒義詞嗎?02-10
美好是褒義詞嗎02-05
含辛茹苦是褒義詞嗎02-06
畢恭畢敬褒義詞嗎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