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以貌取人是褒義詞嗎
一、【詞性】
貶義詞
二、【詞語注音】
yǐ mào qǔ rén
三、【基本詞意】
釋義:根據(jù)外貌來判別人的品質(zhì)和才能。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用于人。[2]
辨形:取;不能寫作“娶”;貌;不能寫作“藐”。
近義詞:以名取士
反義詞:量才錄用
四、【拓展延伸】
1. 在這次旅游途中,進入購物店里,我看到了這家店員以貌取人藐視窮人見錢眼開的本性。
2. 我們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就不能以貌取人,要從本質(zhì)上去評定這個人的好壞。
3. 我們的經(jīng)理以貌取人,當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賢才了。
4. 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要看他的'品德不應(yīng)以貌取人。
5. 如果領(lǐng)導(dǎo)以貌取人,自然會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
6. 花些時間在儀表上: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會以貌取人。
7. 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則會與賢才失之交臂。
8. 不管這么說是否合適,這個社會對女人總是以貌取人的。
9. 事實證明,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錯誤的。
10. 我們不能以貌取人,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貴的品質(zhì),才是明智的。
11. 用人要以人品、能力為取舍依據(jù),不應(yīng)以貌取人。
1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
13. 人不可以相貌美丑劃分評價,人重要的是內(nèi)在,是價值,評價人時,切不可以貌取人,更不可因為他的某一缺點就說他沒有優(yōu)點,以偏概全!
14. 在唐代的中國,和尚是普通民眾崇拜的偶像,僧侶之間追求佛法的的修為,追求品德學(xué)識的修養(yǎng),他們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這種氛圍許多得道高僧應(yīng)運而生,比如,玄奘便是眾所周知的唐僧。
【以貌取人是褒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以貌取人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2-06
以貌取人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02-08
漂亮是褒義詞嗎02-04
芝麻是褒義詞嗎02-04
好逸惡勞是褒義詞嗎02-04
青睞是褒義詞嗎02-04
美好是褒義詞嗎02-05
風(fēng)平浪靜是褒義詞嗎02-06
夜以繼日是褒義詞嗎02-06
興高采烈是褒義詞嗎02-06